冬季水温低,鱼活动弱、摄食少,对鱼病的防治易被人忽视。然而冬季鱼病虽不像夏秋季那样频繁,但若不加以防治,也会造成很大损失,尤其对高密度鱼种越冬池的危害就更严重。现将冬季常见、危害性较大的几种鱼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赤皮病
该病由荧光假单胞菌侵入引起。病鱼体表局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是鱼体两侧及腹部较明显,所有鳍基部均充血,鳍条末端腐烂,有“蛀鳍”现象,有时鱼的上下颌及鳃盖亦充血发炎,鳃盖中部表皮有时烂去一块,呈小圆窗状。病鱼行动迟缓,反应迟钝,衰弱地独游于水面。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团头鲂等。
防治方法:①治疗时,用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水产用)100克/(亩·米),全池泼洒,如病情严重,隔天再泼一次;每隔15天泼洒1次,可以起到预防效果;②用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水产用)药浴,浓度1.5克/米3,药浴10分钟。
二、水霉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鱼刚进入越冬池的一段时间内,多为并塘或拉网时鱼体受伤、鳞片脱落、水霉病入侵所致。病鱼体表菌丝大量繁殖,生长成丛,呈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菌丝破坏鱼体组织,皮肤黏液增多,使病鱼烦躁不安,游动失常,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可危害各种养殖鱼和鱼卵。
防治方法:①注意在拉网、运输及放养过程中勿使鱼体受伤;②在下塘前用3%~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并注意控制放养密度;③预防时,用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200毫升/(亩·米)全池泼洒,每隔15~20天使用1次;④治疗时,用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300毫升/(亩·米)全池泼洒。
三、竖鳞病
该病由点状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病鱼体用手摸会有粗糙感,鱼体尾部部分鳞片向外张开像松球,鳞的基部水肿,以致鳞片竖起。用手指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基部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并常伴有鳍基部充血、皮肤轻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出现游动迟缓、呼吸困难、身体倒转、腹部膨胀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持续几天后鱼会死亡。主要危害鲤鱼、鲫鱼、草鱼。
防治方法:①挖出过多的淤泥,用生石灰200克/米3或漂白粉20克/米3彻底清塘消毒;②预防,用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200毫升/(亩·米)全池泼洒,每隔15~20天使用1次;③治疗时,用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300毫升/(亩· 米)全池泼洒,同时用鱼服宁(主要成分:磺胺二甲嘧啶、甲氧苄啶)250克+维生素C 20克拌饲料10千克内服,每天2次,连用5~6天。
四、小瓜虫病
该病由多子小瓜虫寄生于皮肤和鳃部引起。病鱼体表、鳍条或鳃部等处肉眼可见许多小白点;严重时,鱼体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病鱼体消瘦,游动迟缓,浮于水面,有时群集绕池,鱼体不断和其他物体摩擦,不久即成批死亡。
防治方法:①预防时,用杀虫星10~15毫升/(亩· 米),稀释2000倍全池均匀泼洒;②治疗时,用杀虫星20毫升/(亩· 米),稀释2000倍全池均匀泼洒。
五、三代虫病
该病由三代虫寄生于鱼鳃和体表而引起。三代虫大量寄生时,病鱼体上有一层灰白色的黏稠液体,鱼体失去光泽,游动不正常。鱼食欲减退,呼吸困难,鱼体瘦弱。低倍显微镜检查发现每个视野有5~10个虫体时,就可引起病鱼死亡。
防治方法:用40%辛硫磷溶液(水产用)15~20毫升/(亩· 米),稀释2000倍全池均匀泼洒,同时配合内服鱼虫清200克,每天1次,连用5~7天。
六、斜管虫病
该病由斜管虫寄生于鱼体皮肤或鳃而引起。病鱼体表和鳃因受刺激而分泌大量黏液,形成淡灰色薄膜,影响鱼的呼吸机能,使鱼因呼吸困难而死。主要危害越冬鱼种和亲鱼。鱼苗患病时,有时有拖泥症状。
防治方法:用1%阿维菌素溶液25~30毫升/(亩· 米),稀释2000倍全池均匀泼洒,配合内服鱼虫清效果更好。预防时,每100千克饲料添加鱼虫清200克,每天1次,连用4天;治疗时,每100千克饲料添加鱼虫清400克,每天1次,连用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