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印发《济南市“十四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将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出台背景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蔬菜是重要的民生商品,“十三五”期间,我市蔬菜产业稳定健康发展,质量、效益提升明显,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市场供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十三五”以来,我市蔬菜产业发展以稳产、保供、提质、增效为主线,注重发挥特色产业引领作用,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围绕产业建基地,立足基地建园区。2020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47.9万亩,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28.2万亩,总产量达674万吨。
二是科技创新应用不断加强。设施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等“三新”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引进新优品种和配套实用栽培技术推广进程明显加快,建立国家级蔬菜品种展示评价中心和蔬菜登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蔬菜标准化生产、集成应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措施普及率明显提高,设施生产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山东安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伟丽种苗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种苗企业在育苗科研、嫁接技术、环境智能调控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走在了全国前列。
三是品牌培育取得良好成效。“三品一标”有效用标总量达 1580 个,占全省近 1/5,其中蔬菜认证产品占60%。发布市级区域公用品牌“泉水人家”和“好农品、泉水造”品牌宣传口号,推出“点赞商河”“好味知济”等县域公用品牌,章丘大葱、莱芜生姜、曲堤黄瓜、垛石番茄等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市“菜篮子”产品整体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
四是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十三五”期间,先后制定《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菜篮子”提质增效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揽子政策措施。五年来,全市累计投入扶持资金近亿元,大力支持蔬菜标准园区建设、蔬菜集约化育苗等一批项目顺利实施,有力推动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近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蔬菜生产、流通、销售受到严峻考验,蔬菜稳产保供尤为重要。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是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必然要求,是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有效行动,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标杆、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规划》依据
《规划》的制定主要依据《山东省“十四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济南市农业农村“十四五”规划》,紧密对接《关于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全力打造中国北方种业之都的行动方案》《济南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规划》等文件,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从济南蔬菜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科学把握新形势,准确把握新要求,研究编制了《规划》。
三、《规划》出台目的
制定《规划》旨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山东“三个走在前”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定不移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有效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树立大食物观,全力保障蔬菜有效生产供给。力争加快我市蔬菜规模化基地建设,在保障大生产、大流通的前提下,着力打造一批优质高效、稳产保供、生态循环、三产融合、质量安全的“菜篮子”保供园区,满足城乡居民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四、《规划》重要举措
《规划》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稳产保供、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围绕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列出了发展蔬菜产业的八项举措,即稳定一个基础,实施七大行动,并提出了三项保障措施。
(一)夯实蔬菜产业稳定发展基础。进一步优化蔬菜生产区域布局,加大设施化蔬菜基地建设力度,坚持适度规模、连片开发,深化设施蔬菜产业带、优势蔬菜产区和专业乡镇建设。力争全市蔬菜生产面积保持基本稳定,确保瓜菜播种面积达到150万亩、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的目标圆满完成,强力筑牢蔬菜产业发展基础。
(二)实施稳产保供能力提升行动。加大“菜篮子”保供园区建设力度。进一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集中在城区周边和“菜篮子”产品主产区实施“百园、万亩、亿斤”的“菜篮子”工程建设,强化蔬菜生产风险预警,主动避灾、科学防灾,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加强灾后技术管理,形成科学完备的蔬菜生产供给保障体系。
(三)实施蔬菜种苗科技支撑行动。充分发挥我市蔬菜工厂化育苗行业龙头优势,打造一批年产超1亿株的种苗行业龙头企业, 全市瓜菜集约化商品苗年生产能力争取达到20亿株以上。创设全国蔬菜种苗行业标准体系, 提高蔬菜工厂化育苗集约化、智能化、轻简化水平。研发推广种苗繁育新技术,力争把济南建设成为全国集约化育苗繁育中心、研发中心。注重章丘大葱、莱芜生姜等地方蔬菜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四)实施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围绕蔬菜生产、管理、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将蔬菜生产全部纳入标准化体系。完善提升农业地方标准和地方技术规程。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加大清洁生产、建设清洁菜园的工作力度。
(五)实施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行动。加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完善果蔬上行冷链物流体系,有效集成现有分散处理和加工技术,配备清洗、分拣分级、预处理、预包装等设备,从源头解决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问题。
(六)实施市场流通体系提升行动。升级改造部分现有田头市场,配备农产品预冷、清选分级、分拣包装、保鲜、初加工、冷藏冷冻及冷链运输等设施设备。继续开展“菜篮子”直通车企业认定,深化“菜篮子”直通车直销配送模式,实现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产品直供“2小时即时达”供应链,加强信息监测预警,搭建产销对接信息平台,推进蔬菜产销大数据应用。
(七)实施产业品牌培育行动。大力培育章丘大葱、曲堤黄瓜等蔬菜特色品牌,做好传统名优特产的挖掘保护,讲好传统品牌故事,提升品牌公信力和影响力。完善奖励机制,鼓励引导新型经营组织和企业开展品牌创建,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提高“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和有效用标量。
(八)实施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聚集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种业企业、 技术推广等多方资源优势, 建立“科研+企业+推广”三位一体的联合创新机制。运用现代育种技术,支持高端设施蔬菜良种选育。加大推广安全优质、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的实用栽培技术力度,加快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和高效绿色种植模式的创新集成。加快新型智能设施设备、专用机械等的引进和推广,提高劳动效率。加大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农民技术员培训、蔬菜经纪人岗位培训等专项培训力度,提升全市蔬菜从业人员素质。
(九)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部门责任和属地责任,将蔬菜产业发展纳入保障民生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健全工作协调机制。二是强化资金扶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蔬菜产业专项资金持续稳定增长,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 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和信贷担保作用。三是强化督导检查。对蔬菜产业发展重点任务加强督办落实,市“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各责任单位按照职能分工协作, 合力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
五、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政策解读单位:济南市农业农村局菜篮子工程管理处
具体联系人:李书霞
咨询电话:0531-517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