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近日印发《济南市“十四五”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就“十四五”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部署。为更好地理解和贯彻《规划》主要精神和内容,现就《规划》制定相关情况作如下解读。
一、制定的背景及出台意义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一项关系民生的政治任务进行部署。“十三五”期间,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三品一标”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但对标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标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对标“四个最严”要求,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进入新时代,立足新形势和新要求,按照《山东省“十四五”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规划》《济南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总体要求,我们研究编制了《规划》。《规划》的主要意义在于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发展目标,进一步明晰了今后五年内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点任务与保障措施,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打牢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县域农业投入品“一张图”工程全面落实,实现农资监管精准化、常态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配合衔接机制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全市检测能力明显提升,从2021开始年监测样品达1.5批次/千人以上,2025年达到2批次/千人。紧盯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问题以及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聚焦重点食用农产品品种,采取精准治理模式,实现重点问题的重点突破。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主要农产品实现分类追溯管理。农产品信用体系更加完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机制进一步健全,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隐患显著减少,公众消费信心大幅提升。
三、部署的重点举措
“十四五”期间,围绕《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以推进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和省市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落地落实为抓手,持续从“产”“管”两线发力,压紧压实“三个责任”,切实增强监管能力,实施九大工程。
一是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规章制度。通过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农业法律法规,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等制度,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实施网格化监管计划。重点阐述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向乡镇延伸、开展镇街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网格化管理,实现“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三是实施检测能力提升工程。完善检验检测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镇速测装备和能力提升,增加监测参数,扩大监测范围,形成定量、定性互补,市、县、乡联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四是实施标准化推广计划。加强标准的制修订、宣传、培训和指导,完善“一乡一业”标准体系库,开展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点建设,全面提高我市农业标准化水平。五是实施投入品源头治理计划。重点阐述坚持“堵 ”“疏”结合,不断加强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源头管控,将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休药期规定、绿色防控技术和现代养殖方式落实到位。六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计划。推动市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与省级平台对接、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和提升生产主体自检能力,到2025年基本实现对独立小包装农产品和流通批发农产品分类可追溯管理。七是实施优质特色农产品提升计划。加强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稳步发展有机农产品,做好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工作,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品质。八是实施信用管理计划。加快完善涉农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档案,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宣传培训和信用文化建设,落实主体责任,构建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九是健全完善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动态管理,强化多部门协作,扎实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和应急知识培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立立体化、多元化宣传渠道,营造良好工作舆论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各级依法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政府工作考核指标,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属地管理责任,逐级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领导责任、部门的监管责任、监管人员的岗位责任以及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全覆盖。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发改、财政等部门支持,推动建立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相匹配的财政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持续实施基层镇街农产品质量安全协防管员制度,加大监督抽检经费保障力度,科学制定监督抽检计划;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建设的资金支持,满足各类建设项目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的需要;加大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三品一标”认证和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点的奖励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大力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和检测三支队伍发展,形成市、县区、乡镇、村完善的农产品监管体系。根据各类机构承担的职能和任务,科学合理配置力量,严格实行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促进经验交流,提升三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监管工作科学化、检测工作精准化和执法工作规范化水平。
四是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依法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加强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有效整合资源,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
五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公共媒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宣传,提高公众质量安全法治意识。健全与媒体的快捷、联动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媒体引导和推动作用,采取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报道主管部门预审制度,正确引导舆论,为深入推进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 李翠菊 5170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