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组织振兴是保障,人才振兴是支撑。
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济南市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的意见》和《关于建立“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推进机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意见》,健全市、区两级“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工作专班推进体系,建立市、区、镇街三级工作网络,统筹抓好“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和“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工作,推动全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大批乡村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涌现出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基层工作者,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对镇域进行全局谋划,统筹整合乡村多方资源要素,打造特色产业品牌,以产业发展为主抓手助推乡村振兴,他们既是乡村振兴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济南乡村振兴故事的实践者和讲述者。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开设专栏,将重点推出《镇长话项目》系列视频采访节目,听他们在乡村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本期,让我们走进钢城区辛庄街道。
大家好,我叫段新国,是负责钢城区辛庄街道乡村振兴工作的一名干部。自从市里部署“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和“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工作以来,我和同事们一直在思考,辛庄街道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我们适合发展什么样的产业?适合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呢?
一:深悟文件精神,迈好第一步
1.组建工作小组,多层次多形式学透精神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乡村振兴是一项崭新的时代命题,必须从强化领导干部的能力本领入手。街道党工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组建“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工作小组,每周开展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街道班子和村集体凝聚了思想共识,汇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意见的工作合力。
2.组织实地考察,多举措多渠道获取经验。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在强化理论学习的同时,街道党工委组织党员干部走出去,到省市大中型企业和高等院校学习考察,邀请省、部级的大专家为街道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各村的书记主任也积极外出取经,到全省乡村振兴的先进区县学习人家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效。街道的党员干部在外出学习中开阔了眼界、开拓了思路,更激发了发展村庄的信心。
3.进行村庄调研,全方位多角度摸清家底。要做好工作,“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不能丢。街道机关干部分成57个小组逐村逐社区走访、发放调研表格,对各村的资源、资产、资金及人文历史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形成辛庄街道村庄“三资”台账。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街道坚持高定位、高标准工作要求,部署区域规划,结合各村发展实际,制定村庄产业发展方案,走稳每一步。二:部署产业规划,走稳每一步。
1.建设五大示范园,带动村庄产业发展。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辛庄街道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规划图终于出炉了。57个村庄按照各自资源禀赋被划分为五个五个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分别发展花卉苗木、畜禽、林果、中草药、蔬菜种植和种苗产业,共同打造辛庄街道的“都市花园”、“畜禽牧园”、“乡村果园”“中草药园”和“市民菜园”。
2.扩大产业规模,带动增收致富。“莱芜三黑”是享誉全省的特色畜牧业品牌,必须做大做强。辛庄街道依托莱芜黑猪原种场、莱芜黑鸡研发中心,全力打造“三黑”研发培育基地,推动“莱芜三黑”发展山东肉制品高端品牌的代表。
3.延长产业链条,打造区域共富局面。沿盘龙河上游的杨家横等6个村,水资源丰富,土质良好,种植中药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大力发展白花丹参、黄芩等中草药种植,其中丹参种植基地扩大到2000亩,建成集繁育研发、加工、销售物流等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链条,形成中药饮片、药剂、零食加工产业集群。
依托一村一业产业项目,我们做好产业规划、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推进项目深入实施。
三:推进项目开展,迈进新征程。
1.建立工作机制,推进项目开展。辛庄街道对各村申报的“一村一业、一村一策”产业项目,邀请专家开展论证并跟进服务;定期组织村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召开座谈会,对项目进行阶段性总结,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针对性部署,在比学赶超的氛围中推进项目实施。
2.稳步实施项目,带动村集体增收。精准把脉、按需施策取得良好成效。大沟村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村里把原有的20多家百年老屋进行升级改造,屋外修旧如旧,屋内温馨现代,成为都市人“望见乡愁、寻觅归途”的“望归民宿”,今年入选全市首批“一村一业、一村一策”特色项目,惠及周边14个村庄,新增大量就业岗位,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万余元。3.产业成效明显,提供可借鉴模式。通过实施“一村一业”产业项目,辛庄街道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30万元以上,傅宅科、城岭2个村超过50万元,大沟、刘响泉、上河3个村超过40万元,街道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万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0%。
百尺竿头扶摇上,千帆竞发勇者胜。下一步,我们将把各村的特色优势产业,汇聚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以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以“永远吹冲锋号”的姿态,交出农民共同富裕的新答卷。
视频链接——钢城区辛庄街道:依托“一村一业 一村一策”产业项目,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30万元以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