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一村一业之“镇长话项目”--商河县张坊镇人大主席李玉庆

信息来源: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组织振兴是保障,人才振兴是支撑。

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济南市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的意见》和《关于建立“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推进机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意见》,健全市、区两级“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工作专班推进体系,建立市、区、镇街三级工作网络,统筹抓好“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和“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工作,推动全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大批乡村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涌现出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基层工作者,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对镇域进行全局谋划,统筹整合乡村多方资源要素,打造特色产业品牌,以产业发展为主抓手助推乡村振兴,他们既是乡村振兴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济南乡村振兴故事的实践者和讲述者。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开设专栏,将重点推出《镇长话项目》系列视频采访节目,听他们在乡村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本期,让我们走进商河县任张坊镇

       

大家好,我是李玉庆,任张坊镇人大主席,负责张坊镇“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和“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工作。张坊镇位于商河县西北部,距京沪高速(商河出入口)10公里。区域面积3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万亩。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2.5万人。张坊镇农业以小麦、玉米、牛羊养殖为主导产业,畜牧养殖业已经形成产销、加工一体化链条。

近年来,张坊镇充分发挥现有的农业比较优势,重点打造牛羊肉养殖加工、粮食托管服务、鹤鸣湖观光旅游三张特色名片,促进农业实现“接二连三”发展,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3.63亿元。张坊镇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镇、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等。

一、张坊镇2022年10月开始开展一村一业前期工作。

全体班子成员及部分中层干部建立专题学习班,学习《关于建立“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推动机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2022年11月成立工作小组,由镇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安排部署“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工作。2022年11月以来组织外出到江苏徐州、东营、泰安、济南平阴等地实地考察,获取经验,开拓思路。经过对全镇村庄进行细致摸底,结合各村资源编制了各村产业发展方案,对全镇乡村产业发展做了整体规划。主要以东部回族村为核心发展全镇种养循环,以西部粮食高产村作智慧农业示范发展全镇农业托管,以中部村树家村为核心发展蔬菜、中草药等特色种植。

二、确定发展思路,推进项目实施。

在市县领导的关怀下,我镇两个一村一业项目落地,借助两个项目推进我们镇现代农业的发展,张坊镇党委集中研究提出了现代农业服务“1+3”发展思路,1是依托国家级农业合作示范社—商河县保农仓专业种植合作社为平台开展整建制全域农业托管服务,3是农田基础设施提升、农牧循环结构优化和智慧农业高效推进。结合两个项目我对张坊镇一村一业项目推进作简要介绍。

首先是智慧农业项目,现在我所在的位置张坊镇刘庵村,我身后是山东农业大学在商河县派驻的唯一的一家科技小院,科技小院依托科研院校,组建科创团队,推广小麦高质高效高产技术,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目前已经开展课题研究5个,新品种试种3个。科技小院对面是我们集中打造的1000亩高标准示范田,这里也是千亩智慧农机服务展示示范区,这里将打造空天地一体化数字农业,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中心。项目的实施,新增加技术岗位50多个,每年培训先进农机操作技术员300人以上,共计带动附近5个村庄200人就业;项目的实施,示范田亩产降低成本120元左右,增收10%,亩增加收入350元,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项目的实施,吸引农服企业、新型主体、种粮大户来观摩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智慧农业项目,可以说是为大田数字农业与社会化服务,提供了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

然后再介绍一下农牧循环项目,我们镇不大却有个济南市最大的民族村,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镇五分之一,畜牧养殖规模较大,人居环境问题突出,借助农牧循环项目,化废为宝,实现全镇100%的畜禽粪污有效利用,100%的堆沤肥、有机肥还田。目前粪污处理厂已经建成投产,各类配套机械也已经购置齐全,全镇3.1万亩耕地用于粮食种植,今年已经实现两万亩的有机肥、堆沤肥还田,明年实现全镇整建制的绿色种养循环。通过实施农牧循环项目,民族村人居环境有了极大改变,污染环境的粪污变成有机肥,粪污处理厂带动粪源收集、有机肥堆沤肥的生产、运输、销售带动就业人数200人以上,村集体增收30万以上,我镇人居环境治理、环保等方面的压力大大降低,同时全镇域有机肥还田为我镇农产品打上了有机绿色的名片。

下一步张坊镇借助“一村一业”项目,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农牧循环,致力打造绿色、高效两张名片,集聚资源,努力实现各村产业融合兴旺,再造一个新张坊。


视频链接——商河县张坊镇:农业总产值达3.63亿元,重点打造养殖加工、粮食托管、观光旅游特色产业

 



相关阅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