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信息来源: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2022年,济南市农业农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新进展。

一、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规划两纲要”,科学谋划农业农村法治建设工作。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多次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审议通过《济南市农业农村局(济南市乡村振兴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对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进行全面部署;并将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职责、依法行政情况纳入年终述职内容。

二是坚持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党内法规、新颁布重要法律法规、涉农法律法规列入“八五”普法规划、年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计划。2022年以来,局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集体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新修订法律法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市委依法治市重要会议精神等30余场次,带动全局66个党支部830余名党员全员学习,及时学习掌握涉农法律法规修订情况及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农业农村系统学习氛围浓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干部职工自觉行为和必备素质。

三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全覆盖。发挥习近平法治思想“济南律师宣讲团”作用,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及行政执法队伍宣讲活动2场次,参加人数170余人,覆盖人群800余人。

(二)加强法治工作力量建设

配齐配强专业力量,注重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人员调整充实到法治工作岗位。成立30余人普法讲师团,鼓励100余名普法志愿者定期开展“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加大对涉农生产经营主体法治宣传教育力度。

(三)持续提升党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开展专项学习活动。截至12月中旬,组织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宣传月、民法典宣传月、“乡村振兴 法治先行”、宪法进农村等专项普法宣传活动5场次,组织开展党内法规知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宪法宣传周法治知识等有奖知识竞答活动6场次。

二是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大力开展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行动。举行农业执法大讲堂3期,举办全市农业综合执法业务培训班2期,培训市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500余人次;组织“四年年审”及新进补考54人开展公共法律知识更新培训,确保在编在岗执法人员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新进执法人员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60学时;全市农业执法队伍“学本领、练技能、当标兵”的氛围浓厚,农业行政执法人员法治意识和专业素养显著提升。在2022年全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比武决赛中,我局荣获团体一等奖,政策法规处荣获优秀组织奖,选送的3名选手分获“执法精英”“执法能手”“执法骨干”荣誉称号。在山东省第一届饲料兽药监管执法岗比武竞赛决赛中,济南代表队荣获团体一等奖,选送选手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二、持续推进依法行政制度建设

(一)有序推动立法工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废止《济南市农村四荒资源开发管理条例》《济南市基本菜田管理办法》建议,依法启动废止程序。

(二)强化制度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济南市政府部门制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在前两年工作的基础上,分解行政执法职权、确定行政执法责任,制定了济南市农业农村局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确认、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指南与执法流程图,对2022年度行政执法事项的执法主体、职责、权限、依据、程序、监督途径等予以事前公示。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通知》,制定了《济南市农业行政处罚“四张清单”(2022年版)》《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规则》等,加快推进部门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严控发文数量、严格制发程序,推动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2件。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工作机制,开展专项清理活动2次。

三、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一)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实行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自助办理等制度,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就近能办、异地可办。全市1699家农产品追溯基点具备承诺达标电子合格证打印能力。80%的涉农街镇设立了宅基地审批管理一窗受理服务窗口。在“智慧导服”平台为企业、群众提供咨询服务1301件,顺利办结省级委托下放事项62件,按时办结率、好评率均为100%。

(二)推动行政审批与日常监管有效衔接。主动认领审批信息191条,“双告知”信息下载和认领39000多条,认领率达到100%,操作率100%,初步构建审批与监管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审批效率和监管效能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2B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开展“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抽查及部门内部检查,检查涉农生产经营主体337家(次)。开展例行、专项、风险监测,监督抽查活动,抽检农畜产品6334批次,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抽检生鲜乳83批次,合格率100%;抽检蜂产品29批次,合格率100%;抽检水产品252个,合格率100%。

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动态调整农业行政处罚四张清单,全面推进包容审慎精准执法。编制公布部门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电子证照证明“用证”事项清单。推行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B),在全省率先完成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B证市级培训工作,出具动物B证3.36万张。依法依规完成2项惠企政策指南编制工作,1项惠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参加济南电视台“惠企政策我来讲”节目录制,重点解读了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惠企便民措施落实落地。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审查政策性、规范性文件11件。营造公平竞争、可预期、法治化营商环境。

五、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执行力

(一)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今年我局无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部门重要决策事项坚持依法、集体决策原则,由局党组会议、局长办公会审议,重要涉法事项邀请法律顾问全程参与。

(二)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参谋助手作用。健全完善部门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和工作规则。组织法律顾问参与疑难复杂涉法事务28起,提出法律论证意见40余条。

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深入开展农业执法提升年活动。组织开展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猪屠宰、渔业渔政等“绿剑护农”专项执法行动,积极参加农业农村部黄河禁渔联合交叉(河南省)执法行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800余人次,检查涉农生产经营主体2120余个次,查扣假劣农资700余吨,罚没款171万余元,实现了对涉农违法行为的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

(二)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制发监督计划,成立市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小组。开展新修订《行政处罚法》贯彻落实情况、省级委托行政处罚事项、“乱罚款”问题等专项督查3次,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无违法违规情形。

一是组织开展年度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经现场阅卷、集中讨论、评查打分等环节,评选出11个市级优秀案卷,其中4个案卷获评2022年度全省农业行政处罚优秀案卷,1案例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执法保障粮食安全十大典型案例;市本级查处的某公司超范围经营需定点经营的限制使用农药案被评为济南市第二届行政执法十大典型案例,两个案卷被评为市级教科书式执法案卷;行政执法水平及案卷制作水平显著提升,2022年查办案件实现0行政复议、0行政诉讼。

二是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监督管理。严把执法人员入口关,配齐配强行政执法队伍,审验“两年年审”“四年年审”执法人员90人;组织“四年年审”及新进、补考54人参加公共法律知识更新培训考试2场次。

(三)全方位保障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制发《济南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着装管理规定》,严格控制配发范围、种类和标准,经省厅统一招标,完成84人首次配发工作。按照"三定方案"和权责事项清单,分解行政执法事项316项。

七、依法预防处置涉农重大突发事件

完善“菜篮子”应急保供、农机作业安全、农业动植物疫病、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等涉农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管理制度。全市成立60余支农机应急抢收服务队,开展农机事故应急演练40余次;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10余次;举行渔业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培训渔业安全生产877人次;发布各类天气预警信息10余次,成立5个市级防汛抗旱专家指导组、7个市级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督导组巡回督导,筹集下拨各级救灾资金3978万元,30天内累计完成“一喷三防”和统防统治面积471万亩,全力防灾减灾保丰收。统筹安排28家“菜篮子”直通车企业,调配“菜篮子”工程配送车690辆次、定点服务社区710个、保障供应“菜篮子”产品735吨,确保了疫情复杂严峻时期民生物资应急保障工作。

八、加强涉农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

(一)依法开展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完善县镇村三级调解仲裁机构,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目前,全市11个区县均设立了县级仲裁委员会,现有仲裁员235名,106个涉农镇街设立了乡镇调解委员会,配备调解员数933名,5455个村设立了调解小组,村组调解人员9626名。2022年共调处纠纷380余件,妥善化解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维护了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对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推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依法办理信访事件。全年共办理各类信访案件51件(次),化解信访积案4件,转办督办信访事项5件。办理12345热线问题695件,服务过程群众满意率100%。

(三)深化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认真履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严格履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职责,截至2022年,我局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行政诉讼案件胜诉率100%。

九、全面加强行政权力制约监督

(一)主动接受党内监督。制修订《机关党建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6项。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重要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部门重要决策事项坚持依法、集体决策原则,由局党组会议、局长办公会审议。自觉接受纪监检查、巡察监督。重点工作、重要决定等按照要求征求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及党员意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接受党内监督。

(二)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进一步规范建议提案办理程序,强化沟通协商,提升办理质效。2022年承办市人大代表建议42件、政协提案48件,均在规定时间办理完成,评价统计满意率100%。

(三)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在部门官网公开法定公开内容2000余条,办结依申请公开事项11件。加大政策类信息主动公开力度,年内发布相关解读22件。全年主动公开、按时公开率和依申请公开按时答复率保持100%。

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一)建成农业农村智慧管理平台。12个业务系统全部接入平台,并与市一体化平台实现有效对接,初步具备对外共享能力。通过价格平台累计上报数据21万多条,产权平台交易项目2315个,交易金额43.9亿元,成交项目面积41.5万亩,有效经营权证1141本。

(二)智慧农业项目初见成效。创建4个智慧小镇,评定15家智慧农业应用基地,申报全国智慧农业建设典型案例1项、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案例7项。

三)智慧乡村建设开新局。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通过联农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累计推送三农信息4700多篇,阅读量达120万余次。完善“泉水人家+区域公用品牌(益农信息社)”模式,开展直播电商技能在线学习。开展“泉水人家”联合“源味南山”、“赢味莱”、“甜源先行”、章丘“龙山小米”、槐荫黄河大米等县域公用品牌进产区直播活动7场次。

(四)创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监管。计划按照“一年夯实基础、两年重点突破、三年总体提升”的总体安排,推进“农产品追溯、农资监管、监测信息”三大平台功能优化升级,汇聚监管机构、监管人员和被监管对象数据信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周期、全过程、全要素的数字化转型。

(五)加快推进数字机关建设。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机关办公数字化决策部署,提升工作人员“山东通”“公务之家”等平台应用能力。做好冬奥、冬残奥、“两会”、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活动期间全局网络安全工作,积极转发网信部门安全漏洞提示,做好问题查摆,确保不发生网络安全事件。

市农业农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如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基层法治队伍需要进一步加强等。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为农业农村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2月22日        





相关阅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