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8645/2024-00075 组配分类: 草案解读
- 成文日期: 2024-04-25 发布日期: 2024-04-25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
- 标题: 《济南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草案解读
- 发文字号:
一、政策背景
数字化已成为“十四五”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央层面作出实施大数据战略、数字乡村战略等一系列重要部署,省委、省政府将建设数字乡村作为推动农业农村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数字济南、数字乡村等相关文件,对农业农村数字化提出了具体要求。近年来,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为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全市农业农村数字化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占比远低于工业和服务业,成为数字济南建设的突出短板,亟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各领域各环节数字化转型。
二、决策依据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实施意见》《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和《山东省数字农业突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和《关于加快数字济南建设的意见》等。
三、出台目的
按照“一年夯基、两年塑形、三年见效”的推进步骤,围绕农业生产全过程、农村治理全领域、农民生活全方位,推动数转智改网联,逐步构建起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与区域产业优势相融合、与数字技术成熟度相匹配,具有泉城地方特色的数实融合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便捷高效型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均等普惠型现代为农服务体系,加快培塑“数智泉农”品牌,努力把济南打造成黄河流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锋城市。
四、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重点举措主要包括“四大行动”和“九项重点工程。
“四大行动”:一是开展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构建行动,健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开展大数据规律性挖掘和探索性分析,稳步提高涉农大数据应用能力。二是农业产业数字化改造提升行动,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收储、加工、运销等环节的数转智改,探索符合济南农业农村特点的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路径。三是开展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孵育行动,坚持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推进数字赋能“北方种业之都”,加速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孵化。四是开展乡村治理服务数字化赋能行动,推广“1+9+N”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建设数字和美乡村。
九项重点工程:一是实施“泉农通”农业农村数字大脑工程。通过不断优化完善平台,持续推进数据要素协同优化、复用增效、融合创新等作用发挥。二是实施数字粮田建设工程。着力实现作物分布、农情调度、田间管理、防灾减灾、种粮服务等关键环节数字化,推动粮食产业精细增长。三是实施数字设施园艺提升工程。重点在设施种植传统优势产区,加快建设智能节能、智慧宜机、生产高效的现代设施种植基地,从主要抓生产向产前、产后两端延伸,逐步构建起“数字+设施”智慧农业发展体系。四是实施智慧养殖工程。立足规模化养殖基地,打通养殖、防疫检疫、调运、无害化等全环节业务流和数据流,提高贯通良种、养殖、饲料兽药生产、仓储冷链、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数字化率。五是实施数字种业建设工程。以种业产业化为主线,围绕“保育测繁推”各环节,加快数字技术在品种选育、制种基地、种畜禽场区、交易监管中的应用,打通品种创新线、种子种畜禽市场线、种业主体线,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发展格局。六是实施数字赋能新产业工程。深化“数据要素×”行动,以场景需求为牵引,着力突破传统农业产业模式,加快培育融合型、创新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充分挖掘农业农村多种功能,以乘数效应拉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农民增收链。七是实施农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工程。把握济南作为全国首批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综合试点城市机遇,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实现农业投入品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的数字化监管,厚植农业绿色生态底色。八是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工程。精准对接全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卡脖子”技术需求,发挥济南空天信息、智能装备、算力产业优势,统筹优势资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推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提升数字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力和竞争力。九是实施智美乡村试点工程。聚焦激活村庄发展潜能,构建数字乡村大模型基座,按照有场地、有设施、有平台、有数据、有应用、有效益的标准,推动济南“1+9+N”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升级,探索构建数字引领、生产高效、生活智能、生态宜居、共建共享的智美乡村发展新格局。
五、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政策解读单位:济南市农业农村局
具体联系人:杨文华
咨询电话:0531-5170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