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组织振兴是保障,人才振兴是支撑。
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济南市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的意见》和《关于建立“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推进机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意见》,健全市、区两级“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工作专班推进体系,建立市、区、镇街三级工作网络,统筹抓好“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和“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工作,推动全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大批乡村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涌现出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基层工作者,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对镇域进行全局谋划,统筹整合乡村多方资源要素,打造特色产业品牌,以产业发展为主抓手助推乡村振兴,他们既是乡村振兴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济南乡村振兴故事的实践者和讲述者。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开设专栏,将重点推出《镇长话项目》系列视频采访节目,听他们在乡村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本期,让我们走进钢城区艾山街道。
大家好,我是钢城区艾山街道党工委委员侯训帅,负责街道的一村一业和千村提升工作。艾山街道总面积81.42平方公里,山水相依、东城西乡是艾山的显著特征,这也注定了街道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独特性。自从市里部署“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和“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工作以来,我们积极实践,紧抓产业提质这条主线,推动三产融合、城乡融合这条标志线,逐步将西部农村打造成产业兴旺、幸福宜居的乡村田园,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基础、添动力。
一、特色产业添动力,品牌效应强赋能
街道结合地域特色,打造了5000亩“九龙药谷”、2万亩杂果园,实现亩均增收3000元,创建“七彩艾山”产业品牌,打响了庙子粉皮、金谷小米、九龙山花椒等多个特色品牌。目前辖区内共有2.2万亩高标准农田,推广面积达4107亩的水肥一体化项目、滴管等10余种节能灌溉设施,村集体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庄达到89%。此外,街道还创建起“九龙故事传媒”电商平台,挖掘艾山故事、传播艾山声音,扩大品牌影响力,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二、党建引领促融合,优势互补聚力量
街道创新实践,推行“党建+帮带合作社”发展模式,开展“支部办社、支书创业”活动,完善“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推进机制,创建电商、农产品加工、金谷小米、金银花4个产业联盟,让“小产业”形成“大规模”,集聚产业发展合力。此外,街道还不断加强与“农”字号高校合作力度,建立“山农大科教育人基地”和“科技小院”,为产业发展注入知识动能。
三、产业延链提质效,三产融合蓄势能
近年来,街道在东施家峪、高峪等村打造了多个精深加工车间,构建起“合作社+农户”种、管、收、售为一体的融合发展体系,延长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依托古墩美丽乡村、九龙产业博览中心建设,打造集种植采摘、康养民宿、智能展厅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政策资金,将辖区内集体年收入低于30万的村庄全部纳入项目建设中,以此带动产业发展,提高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性。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躬逢伟大时代,我们要弘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踔厉奋发、接续奋斗,奋力书写乡村振兴工作新篇章,为推动市区高质量发展贡献艾山力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