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8645/2025-00021 组配分类: 公示公告
  • 成文日期: 2025-02-13 发布日期: 2025-02-13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
  • 标题: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 发文字号: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政策法规处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2024年,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济南市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扎实推进法治政府、法治机关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以高水平法治建设助力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今年我局被评为法治济南建设示范单位。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局主要负责人带头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切实履行法治建设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

(一)常态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局领导班子带头学法用法,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研讨,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组织党组集体学法研讨33次,举办法治讲座2场,推动全局54个党支部及时跟进学习党内法规、国家法律等70余件次。开展新提拔领导干部、新入职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学法考法9次,参加测试740余人次。

(二)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讨论决策机制,组织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49次、重点工作联席会议49次,传达学习和研究重大议题320余个,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程序,牵头制定的《济南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列入《济南市人民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推动法律顾问广泛参与重大工作决策、重大执法事项62次,为依法决策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三)压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把法治建设列入全局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与业务工作一体谋划、协同推进,推动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局主要负责人亲自督办法治建设重要工作10余次,专题研究法治建设、规范执法等工作9次。把法治工作列入领导班子年度述职重要内容,规范开展述法工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我局在十二届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作述法汇报。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认真落实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把规范行政执法、规范性文件管理、信访工作法治化办理、法治为民办实事等事项作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重点,逐项对照抓好落实。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济南市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4月份完成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挂牌及职责、机构、编制、人员调整等机构改革任务,内设机构与省直对口部门上下对应,确保工作执行有力。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原则,动态调整权责事项33项,认定发布424项。创新“处带部”工作机制,提升内设机构协作合力,实现机构、职能、人员全面融合和系统优化。二是推动政务服务便利化。提升政务服务精准度,完善网办要素97个。聚焦企业、群众高频办事需求,推进政务服务集中办、就近办、网上办,农机上牌、宅基地审批2个联办事项纳入全市“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清单。实施“泉农通”农业农村数字大脑工程,推动涉农数据“一账统聚”、涉农应用“一图统揽”、涉农服务“一网通办”。三是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制发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制度、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聚焦种植、养殖、农资生产经营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生产“解剖式”督导检查,排查风险隐患360余处,发布天气预警、病虫预报26期,解读安全生产操作规程8场次,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安全管理水平,有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二)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在局官网、“泉惠企”平台集中发布农业农村惠企利民重要政策措施“一张清单”(第一期),以领导干部解读、音频图文解读等形式解读政策措施25篇。二是精准服务企业发展。落实《济南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办法》,合理确定抽检频次,严格履行审批、备案、登记、评价等程序,年内开展部门联合检查411次。常态化开展经营主体座谈活动,年内开展座谈280余次,累计听取问题、建议330余个。三是扎实推进法治为民办实事。培树“泉卫农”服务型执法、“泉农通”数字农业平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直达快享”等3个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取得良好效果。深化包容审慎执法,在全省率先在卫生用农药等领域施行6项首违不罚、轻微违法不予处罚事项,累计免罚金额53.5万元,受益市场主体107家。整合建设“泉农通”数字农业平台,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4022家贷款主体通过线上小程序便捷获得贷款贴息3500万元。

(三)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理顺行政执法体制。8个农业区县新挂牌成立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形成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负责市内4区和3个功能区、8个农业区县负责各自辖区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新格局。二是强化执法为农护农。深入开展“绿剑护粮安”农业执法行动,紧盯关键农时节点,以及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等重点产品,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6073人次,检查涉农生产经营主体4400余次;巡查河道560余公里,清理禁用渔具250余套,有效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取缔生猪私屠滥宰窝点8个,查获生猪及产品5.6吨,涉案金额9.2万元,有效遏制私屠滥宰易发多发态势;取缔假劣农资生产窝点1个,销毁假劣农资37吨,为农户间接挽回经济损失超1100万元;与公安部门双向移交案件及线索4件,13人被刑事立案侦查,有力震慑违法行为。三是严格执法全过程监督。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今年立案查处行政处罚案件361件,结案354件,其中市级重大案件法制审核17次。开展市级农业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活动1次,先后有8个案件获评全省农业行政执法典型案例,6个案卷荣获省级优秀案卷。严格执法人员资格监管,47名行政执法人员通过行政执法资格认证、年审考试。

(四)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一是狠抓法治宣传培训。举办民法典宣传月、“项目深化年”宣传月、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等活动7场次,累计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5000余户。2024年全省“宪法进农村”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以案释法”现场会在我市成功举办,崇法善治良好氛围日渐浓厚。我局政策法规处获评全市“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1人获评省级、市级“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个人。二是推进地方性法规立改废释。按照法定程序,《济南市基本菜田管理办法》废止案于2024年5月31日公告废止。完善关键环节制度建设,出台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配合机制、法律顾问管理和考核制度,编制《济南市农业农村局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确定农业农村领域行政执法事项358项。三是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和合法性审核等要求,审核文件6件次;开展专项清理活动,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服务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五)加强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一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落实信息公开条例及省市有关规定,通过部门官网、新闻发布会等途径,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累计公开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等信息1600余条,及时办理依申请事项23件,做到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全部公开到位。二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认真做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年内办理人大建议24件、政协提案35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认真履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应诉职责,按时提交行政复议答复书和行政诉讼答辩状4件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行政诉讼胜诉率100%,未出现行政复议被纠错、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等问题。三是妥善化解矛盾纠纷。规范开展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全市11个涉农区县调解机构建成率100%,化解土地承包经营纠纷191件,调处率100%。深化信访事项法治化办理,提升信访工作人员法治化办件能力,及时办理信访事项55件、12345热线问题410件,服务过程满意率98%。着力化解群众诉求,用心用情为群众解难题,今年全市农业执法系统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800余件,做到100%核查、100%反馈、100%结案。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停留在传达学习和研讨的层面,将学习成果运用到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中还不够,学用结合不紧密,学习质效还需提升。

(二)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带动作用需要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市涉农行政村(居)基本实现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全覆盖,但县级层面开展专题培训较少,一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个别地方还存在普法盲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还需进一步营造。

(三)县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质效需要进一步提升。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后,与市级执法力量和水平相比,部分区县执法人员力量薄弱、执法装备短缺、专业水平不够,无法满足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工作需要;有的县级执法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执法监督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四、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市农业农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努力在依法行政、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是强化法治思维。扎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集体学法、年终述法、法治专题讲座、法治素养考试等制度,推进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同步提高。二是守住法治底线。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将合法性审查作为制定规范性文件、作出重大行政决策、签订协议合同的必经程序,确保行政行为、政策措施均合法合规。三是营造法治氛围。落实普法责任制,丰富普法形式,突出学法用法示范户带动作用,积极开展与群众需求密切相关的普法宣传,提升农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水平。四是强化执法监督。紧密结合农业执法实际,扩充轻微违法免罚、首违不罚等农业行政处罚“四张清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彰显执法力度和温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五是精准服务企业。推动更多惠企政策以“快申快享”“即申即享”“免申即享”等方式高效兑现。建好“泉农通”数字农业平台,让政策通过数字化手段直达主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