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8645/2025-00089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市农业农村局组配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2025-05-14成文日期:2025-05-14
标题
关于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建议提案者
李明政协提案领域
其他承办单位
市农业农村局答复时间
2025-05-14答复内容
李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建议”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您提的建议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深表感谢!现答复如下:
一、农业科技创新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总要求,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我市农业科技水平稳步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9.97%。
(一)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市积极统筹优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优势,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利用农业科技项目的领先性,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依托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基因编辑产业化开发,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难关。基因编辑技术与育种应用实验室,被评为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基因组修饰技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引进付道林教授团队,在济南建成小麦新型“核不育”育种中心。创建了高达500多万份的小麦突变体种质资源库、泉脉农业自主培育的3个常规小麦品系比济麦22对照增产接近15%。积极承担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我市承担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1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5项。近三年,实施39项农业应用技术创新项目、11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项目,采取“揭榜挂帅”方式实施38项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立足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难点问题,开展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多项成果达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二)加强农业种业创新。一是打造北方种业之都。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加快打造中国北方种业之都。先后引进由3名院士领衔的顶尖专家团队,聚焦突破“卡脖子”技术,实施种业创新项目孵化。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核心种猪育种场。二是聚力构建现代种业雁阵集群。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规划建设百亩科创港、千亩农创城和万亩示范区,初步形成北方种业之都总部基地;在钢城区建设山东未来畜禽种业产业园,构建“种质资源+集成创新+中试研发+产业培育”的产业链生态圈。实施种业领军企业培育计划,精准对接招引登海、圣丰、希森等头部企业,一体推进本土领军企业壮大培强。高标准建成3个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相关典型经验被农业农村部在全国推广。连续承办5届全国种子双交会,高质量举办5届山东国际种业博览会。全市良种覆盖率98%以上。
二、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情况
一是创建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科创平台。聚焦生物育种等关键领域,聚力建设植物基因编辑公共技术平台、奶牛育种高效研发共享平台等创新平台载体。舜丰生物矮秆玉米获得全国首个主粮作物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全市建有国家级种业平台3个、挂牌5个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国农大、省农科院、山东农大及10余家企业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建成1处共享实验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二是聚力做强种业创新发展平台。入库种质资源库13万份,建成国内首个区域性综合性畜禽遗传材料收集评估储存中心,拥有省级以上保种场7家、活体基因库3家。三是依托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济南综合试验站、国家农业基础性长期性观测中心长清实验点、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站)、省级现代农业强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各类平台,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
三、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使用情况
一是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组建小麦、生姜、食用菌等5支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全产业链配置科技创新要素,培养高水平本土专家队伍,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有力推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二是开展“海右计划”乡村振兴人才选拔工作,评选157名人选。组织开展齐鲁乡村之星推荐工作,入选194名齐鲁乡村之星。举办全市乡村振兴优秀人才创新创意创业创富大赛,组织市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专项赛,逐步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三是实施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计划,为乡镇培养212名急需紧缺专业本科生,3批77名公费农科生已就业,在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四是围绕区域产业规划布局,瞄准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三大培训类型,分层分类分专题培育高素质农民,近五年累计培育2万人次,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明显提升,增收致富能力显著增强。
对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再次表示感谢,并请继续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