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8645/2025-00129 组配分类: 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 成文日期: 2025-07-09 发布日期: 2025-07-09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
- 标题: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2025年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
- 发文字号: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省、市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现根据《2025年济南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及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推进重点工作政务公开
(一)以政务公开促进政策落实。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重点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推动经济量质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信息公开工作。围绕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乡村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等领域信息公开。
(二)以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以优化企业、群众体验为导向,规范发布本地区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办事指南和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式、一站式公开。密切跟踪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根据动态调整情况做好清单事项内容、主管部门等信息的更新发布和解读工作。依托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和“泉惠企”等平台,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关于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
(三)以政务公开提高监管效能。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按规定公布行政检查事项、行政检查计划等内容。持续做好权责清单依法公开和动态更新,优化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动态更新并及时公开本地区执行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标准
(四)完善主动公开机制。健全主动公开事项目录制度,做到法定公开事项主动公开到位,持续完善主动公开事项目录,建立较为完备的主动公开事项目录体系。探索将主动公开事项目录嵌入部门业务系统,固化到现有业务流程,促进公开与业务融合发展。梳理确定本部门和农业农村领域法定公开事项,及时形成并动态调整主动公开事项目录。
(五)加强政策解读回应。聚焦“三农”领域各方面政策,严格落实政策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三同步”工作制度,将政策解读作为文件审签的重要一环,与政策文件同步录入市政府文件库并做好关联展示,深入实施解读。健全政策全周期解读工作机制,政策出台前,对公开征求意见的政策文件草案同步开展解读;政策出台时,积极采用新闻发布会、撰写解读文章、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入解读;政策实施后,针对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开展二次解读和跟踪解读。持续推进政务公开与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融合发展,不断强化12345热线问答平台的政策咨询作用。
(六)规范开展依申请公开工作。认真落实依申请公开全流程办理相关规定,畅通受理渠道,完善配套制度,明确各环节工作要求和时限。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等高频申请领域,推动相关政府信息由依申请公开向主动公开转变。及时将办理完成的依申请公开案例上传至全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系统,实现全程网办、跟踪、监督和案例库全市共享。
三、深化政企政民互动交流
(七)增强公众参与实效。采取征求意见、听证座谈、民意调查等方式,加大政策制定环节公众参与力度;制定涉企政策时,充分听取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制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政策时,要将公众参与作为决策及执行的必经程序。健全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围绕政策落实情况、效益满意度、可持续性等因素,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加强跟踪问效。
(八)提升互动交流实效。聚焦重大政策解读、民生热点领域,以“泉诚公开、政府开放”为主题,结合部门职能特点以及政务公开品牌建设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政府开放活动;鼓励围绕解决重难点问题,开展“问题解决型”政府开放活动。活动开展前,广泛收集企业、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座谈交流、现场答疑、问卷调查、互动体验等形式,组织面对面交流。
四、提升政务公开服务质效
(九)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全市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数字化监管平台,建立重大事项沟通交流和问题处置协调联动机制。持续整治数字形式主义,深化政务新媒体“瘦身提质”,做大做强“济南农业农村”主账号,培育优质精品账号。强化日常监管和季度检查,做好“我为政府网站找错”留言办理答复、重要信息转发等工作。严格落实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实现统一备案、统一运维平台、一键式发布、一体化监管。强化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建设,及时、准确、集中转载重要信息。对照主动公开事项目录,及时调整完善政府网站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有关栏目。健全已公开信息安全巡查机制,及时清理不需要长期保留和不具备实际效用的信息。
五、强化政务公开工作保障
(十)加强组织领导。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认真履行政务公开工作职责,完善相关制度,配强配齐人员力量,切实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十一)组织业务培训。围绕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政策解读等专项工作,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切实提高工作人员专业能力。聚焦政策解读、依申请公开、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等重点工作,深入挖掘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交流分享。
(十二)落实监督问效。持续加强日常监管,严格落实“日常监管、问题整改、督查督办、监测问效”工作机制,动态掌握任务落实情况,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效能监测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有序推进。